4月9日,原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协会副会长董庆华在温州市无人机安全管理协会执行会长王永泽、秘书处张玉芊的陪同下莅临我校,调研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建设情况,为学校服务区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把脉开方”。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光平携领导班子全程陪同。
董庆华会长一行先后参观了坐落于校园内的鹿城区鞋革时尚产业学院、中德鞋革产业合作联络处、鞋文化博物馆,以及鞋类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一足间”创客空间、无人机实训室,重点考察学校无人机专业建设、聚焦产业融合与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
座谈会上,陈光平校长系统汇报了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他提到,自2023年创建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以来,我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在行业协会支持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借鉴优秀院校及企业的培养经验,形成了特色育人模式。近两年,学生团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斩获10余项奖项,其中在2024金砖国家无人机应用技术(巡测一体化)赛项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展现了高水平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作为温州市无人机安全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学校联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机构搭建产教协同平台,共建实训基地与动态人才数据库。
陈光平书记强调了我校未来规划聚焦三大方向:
1. 实训基地升级:引企入校,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规划室内飞行网、室外飞行训练场及无人机测绘中心,对接无人机行业协会资源,承接省市级赛事;
2. 赛事赋能就业:依托大赛平台提升学生竞争力,如金砖国家赛项中“巡测一体化+SDK开发”模块的实战经验积累,目标实现毕业生“零过渡”就业;
3. 服务低空经济:在董庆华副会长指导下,深化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助力温州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建设。
陈光平书记表示,我校将持续推进“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为温州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城市”输送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会上,王永泽会长高度评价了我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的建设成果,他强调,在智能化、数字化以及低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我校正以前瞻性的视野,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金色大道。
董庆华会长对我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在专业建设层面,董庆华会长建议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架构,与高职院校做好沟通衔接,形成有效的无人机专业中高职教育体系,通过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凸显无人机专业自身特色,培养更多的各具特色的无人机行业技术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董庆华会长着重指出,要保证无人机专业拥有充足的师资配备,学校要完善整体规划、助力教师转型发展、做好教师规划与储备工作,为学校无人机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董庆华会长在资源运用层面着重强调,随着低空经济时代的到来,我校可依托温州鹿城独特的“瓯江立体空域走廊”区位优势,构建“三维产教融合型”无人机专业发展体系。以瓯江流域为核心实训场域,开发特色实训项目,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温州低空经济赋能产业迭代升级培养更多的储备人才。董庆华会长提出的意见犹如航标,为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指明清晰方向。未来,我校将锚定专业建设持续发力,深化产教融合,为温州低空经济源源不断地输送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